2014年2月28日 星期五

贊助腦友坊「電腦銀行」慈善籌款

香港佛教觀音院贊助腦友坊2014「電腦銀行」慈善籌款晚會,支持環保、電腦回收,幫助困難家庭,讓社會弱勢社群受惠。











2014年2月27日 星期四

如何擁有時間用功,又能時時發心為人做事。



玅境長老:如何擁有時間用功,又能時時發心為人做事。

玅境長老問答

問:「一切菩薩凡聖戒,以心為體」,如何能拿捏得恰好、又能擁有時間用功、又能時時發心為人做事?如何不以起心動念的心、或瞋貪等心對待人事?

答:哎呀,你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
「一切凡聖戒,以心為體」,當然,一切法都以心為體,何況是戒,也是以心為體。「以心為體」怎麼講法呢?戒怎麼叫以心為體?就是你受戒的時候,你心裡面願 意受戒,從心裡面發出誠意:「我要受戒,我要持戒,我不犯戒。」就是這個心理就是戒體。如果心裡不大想持戒(不大想持戒,就是想持戒、而又不想持戒),這 個戒體就羸弱了。
「如何能拿捏得好呢?」所以,常常要讀經,要親近好朋友,你受戒持戒的戒體就堅強、不羸弱。你若常和放逸的人在一起,那就不行,就差,戒體就羸弱。你不讀 佛書,不讀佛教的書,你若讀社會上一般人的這些書,也是差。凡夫是這樣子,你沒到不退轉的時候就不行。所以,怎麼樣拿捏得好?我們就是不要說大話,就是要 常是在清淨的因緣裡面生活,就能使令你戒定慧都能夠清淨、圓滿、增長。
「又能擁有時間用功、又能時時發心為人做事。」這個事情是這樣說喔,什麼事情都是因緣!沒有因緣,你想做那個功德做不成;沒有那個因緣的時候,你想做是做 不成的。譬如說現在這裡有三十個人,他們發心要打般舟七,你這時候就可以護七,你有機會做這個功德。說你想做這個功德,沒人打般舟七,你這個護七的功德能 做成嗎?做不成的!所以說是因緣。現在說「又能時時發心為人做事」,也是要因緣。沒這因緣,你做什麼呢?
所以,經論上有的地方說,現在這個時候是修禪定的因緣,現在這個時候是佈施的因緣(修佈施功德的因緣),現在是修忍辱的因緣,正好你學習忍辱功德的因緣到 了──這就是因緣。「時時為人做事」,做事要有因緣,你要知道這個事。「又能擁有時間用功」,現在正好是自己用功的時候。你酌量這個情形,現在是自己用功 的時候,現在這個時候是為人服務的時候,這是因緣。
說我能用功、又能為人做事,也可能,也可能有這種情形,也是有可能的。如果同時有這種因緣,也是自己用功的時候、又是為人服務的時候,這兩種功德同在一 時,那麼你應該怎麼做呢?那就是你自己決定,你自己決定好了。若我看是那樣,若是很多人都願意這時候做功德,願意為大眾服務,那麼你就可以自己用功。如果 這個大眾團體需要有人為大眾服務,但是沒有人,那麼你就應該發心,我看就是應該這樣子決定這件事。「又能時時發心為人做事」。
我們從經論上講的佛菩薩行菩薩道的因緣,從《高僧傳》上高僧的功德看,為大眾服務的功德是很大的。為什麼為大眾服務功德大?因為難!為大眾做事是最難的, 最不容易。不容易而你能做成,你能願意做,所以你的功德大。所以這裡有兩個功德大:一個是大家用功修行,你為他服務,你有功德;一個是為大眾做事難,而你 能夠做、能忍得住,所以功德大。這是一個事。
其次,你這上說,「如何不以起心動念的心、或瞋貪等心對待人事?」如何不以起心動念的心、或瞋貪,也不動貪心、也不動瞋心,來對待人、對待事。而以恭敬心、以清淨心來對待人事,怎麼樣才能做到呢?

為大眾服務時不動怒

玅境長老:為大眾服務時不動怒
玅境長老問答

問︰如不能做得好,是否還是不動怒處事?
答︰是的,不動怒處事最好,不怒。這個事情雖然是很難辦,但是心不怒,還是用和平的心情來對待人、對待事,這樣好,不起心動念,不動瞋心、不動貪心。
但這件事不是容易。我們靜坐的功夫不是那麼好,不是那麼好的時候,貪的因緣來就貪,瞋的因緣來就瞋,你想要不貪不瞋,不容易做得到。就算是自己煩惱不是那 麼多,願意為大眾服務,可是大眾事難辦,還是忍不住;忍不住就要退,「我不做了,我不為大眾服務了,我何必來這兒受這個苦呢?我回到小廟上很舒服嘛!」那 你這樣做呢,這個功德沒有做成。所以在這方面來想,我們應該多方面地想,就是:我是大眾之一,那個人發心為大眾做事,我盡量地不觸惱這個發心做事的人,不 要觸惱他。他為大眾做事很辛苦了,我因為我個人的需求去觸惱他,是不對的。我坐在那裡,我不須要那麼辛苦,我就是享受現成的,很好嘛。但是他不,他不願 意,他要去為大眾服務,他去付出那麼多的辛苦,我們要感謝他,要恭敬他,要感恩他了;還因為我個人的事來觸惱他,這是不合道理。
所以,應該個人有什麼問題……,你這上面說,「如何不以起心動念的心、或瞋貪等心對待人事?」這句話裡頭可能有什麼事吧?所以我們大家為了學習佛法、學習 戒定慧,菩提道上能順利地前進,為了這件事的成就,個人的事情盡量地不觸惱別人來解決自己的問題。就是非要這樣做的時候,你的態度要好一點、溫和一點,要 想到這裡。假設我是為大眾服務的,別的人來這樣觸惱我,我怎麼樣?你想一想。所以,這件事應該互相體諒一點。
佛在世的時候,陀羅驃比丘他在沒得聖道的時候,他就看為大眾僧做事的人少,他心裡想:「我將來得道以後,我得阿羅漢果以後,我為大眾服務。」就發了這麼一 個願;嘴沒說,只是心裡這麼想而已。等到他最後得到阿羅漢果了,但是他以前的這個願他還沒有憶念起來,佛就說了:「你以前不是發心要為大眾僧服務嗎?你現 在是得阿羅漢了,你應該為大眾服務。」佛真是不得了,你一動念他就知道。你沒有發動,佛來發動你為大眾服務。這可見,得初果的時候,佛也不說:「你為大眾 服務」;二果、三果到四果的時候,佛這時候說:「為大眾服務。」
但是現在不可能有這種事情,誰得初果了?都很難知道。所以,我們在凡夫的時候為大眾服務,在佛法來說,是不標準的,不夠標準。那麼,要夠標準,誰是阿羅漢 為大眾服務呢?在以前的故事、古人的故事上,文殊菩薩來燒火。傳戒法會的時候,文殊菩薩到廚房來燒火。這可見,為大眾服務的人不簡單。也可能還有這種事, 在大寮裡燒飯、燒菜的人是文殊菩薩來的。你若這樣想,你敢觸惱他嗎?所以,這個事情,不過我們不能這麼說,就是我們是凡夫,但是肯為大眾服務,我們就盡量 地尊重、盡量地合作就好了,不要要求太高。但是我們現代的人,也有一些古人沒有的知識,有現代的知識;現代的知識,似乎也應該尊重這件事。我們應該想一 想,就是採取中庸之道,大家商議、處理這件事,把它處理得好好的,也就好了。
「如不能做得好,是否還是不動怒處事?」對,不動怒處事。似乎有的人,他沒有靜坐的功夫,他也能不動怒,也有這種人。但是若常常靜坐、修四念處,來調伏自 己的煩惱,應該是容易一點,也不動怒,又能夠不退為大眾服務的好心。能夠不退,就是沒有動怒;若動怒,也可能就容易退了。所以,為大眾服務的心不要退。所 以,從這方面來說,積極地要用功,積極地靜坐來調伏自己的煩惱,增長自己為大眾服務的這種慈悲的精神。自己為大眾服務,這種難得的機會,自己也可以發心做 也是好,當然這種事要看因緣。
「一切菩薩凡聖戒,以心為體」,一切法都以心為體。佛法中有調心的法門,我們為大眾服務也好、不為大眾服務也好,大家都學習四念處調心,這樣子這件事情就圓滿了。如果自己不調心,放縱自己的貪瞋癡去責備別人,這是不合道理。那就是有一點不及格了。
所以,你提出這個問題,我希望我們各位同學常能夠反省自己,反省自己有不足的地方,趕快努力地調,努力地用四念處來調自己。我的身口意不及格,是我個人的事;但是因為我的不及格,我放縱了,我去擾亂別人,這是有罪過的!所以,要注意這件事!

如何得觀世音菩薩感應

玅境法師:如何得觀世音菩薩感應

玅境法師開示

三惡道眾生的苦惱是很多很多的,他們很難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原因是什麼?因為地獄,惡鬼,畜生世界的眾生,他們的身體有很大的問題與苦惱,他那一念靈明的心被苦所困擾,所以很難稱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念不來!
我們可以想一想:若有嚴重病痛的時候,我們還能不能念觀世音菩薩名號?以人的境界來說,如果有嚴重的病痛,這個病痛擾亂你的心,你要念觀世音菩薩,是很難 念上來的!除非平時沒有病痛的時候,就能常常地靜坐,有戒,定,慧的功德,重病來時,還能心有餘力,很從容地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或者是念經,念咒。若平常 的修行不夠,有嚴重的病痛是,念菩薩名號是有困難的。所以,這地獄,餓鬼,畜生的境界,是很難念觀世音菩薩名號的。
天上的人呢?天人的快樂太厲害!欲界天的五欲樂勝過人間,特別地迷惑人,…色界天以上的眾生有高深的禪定,他們感覺到這樣就很好了,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做什麼?因此,也是不容易!
然而,也有些人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向觀世音菩薩有所求,但是沒能得解脫。這應該怎麼解釋呢?那就是你沒能一心稱名,沒能一心不亂地念觀世音菩薩名號的關係。
《瑜伽師地論》上說,我們受諸苦惱,是因為我們有罪業,造了殺害生命,說謊騙人等殺,盜因,妄各式各樣的罪過,或者說是十種惡業,種種的惡事。我們的罪業大概地說,分成兩類:
一是定業。我們在造罪時,明明白白地去做這件事,做成功了,心裏還很歡喜,那這件罪過就是定業。是決定要受果報的!
二是不定業。如果造罪業的時候,心裏不歡喜,但還是勉勉強強地做完了,又生後悔,這個罪業就不一定得果報,稱為不定業。
若造的是不定業,雖不一定得果報,可是也不一定不得果報:當得果報的時候,能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就容易得解脫!若造的是定業,當定業發生作用,受諸苦惱的 時候,念觀世音菩薩就難一點,也就是不容易得解脫!所謂不容易得解脫,就是你不容易一心稱名;既不容易一心稱名,也就不容易得解脫,可以這麼解釋。
這件事我們說得淺一點,不要說得太深。譬如我們信佛的人,買花,買水果供養佛菩薩,向佛菩薩祈求平安,保護我的兒,我的女怎麼怎麼好,等等。我們想一想, 這種情形如同我們有了困難,就送紅封,送禮物給正在政府做官的朋友,對他說:“請你幫幫我的忙!”這意思差不多是相同的。而我們人世間的凡夫有貪心,有嗔 心,他得到利益的時候,就可能隨順你做這些事情,滿你的願。但是,佛,觀世音菩薩是聖人,不會因為你買個水果給他,他心裏歡喜就幫你忙,和我們凡夫不同。 這樣說,當我們向菩薩有所求時,既不用上香,也不要買花,果供養,就這麼向菩薩有所求,這樣好嗎?其實,也不是這麼說。
這其中的道理,可以分兩方面說。一方面是我們凡夫的內心污濁,這個靈明的心,在色,香,聲,味,觸法上活動,不是貪,就是嗔,癡,乃至疑惑,高慢,種種的 煩惱纏擾其心。當我們想拜菩薩,拜佛,去見佛菩薩時,我們的心還是很污濁,很污穢,和佛菩薩距離很遠很遠的。這樣的情形,你想求佛菩薩幫忙,轉變你受諸苦 惱的遭遇,很不容易啊!
第二,我們是因為有罪而受諸苦惱,這是有因就有果。佛菩薩難道不講究因果嗎?“好,你做很多惡,不要緊!我能叫你不受報。到時候,你給我買點水果,香花, 我就讓你不受苦!”佛菩薩會說這種話嗎?若是觀世音菩薩這樣講話,就等於叫我們造罪了,那麼這個惡人會說:好啊!那我就造罪,反正到時候我一念觀世音菩薩 就不受報了!可以這樣嗎?
這個問題怎麼講,我姑且解釋一下。
剛才說,買花,果供養佛,或者向佛菩薩禮拜,磕頭,這裏邊有什麼事情呢?就是當我們的內心受諸苦惱的時候,心就不清淨,就有種種的煩惱,業障污染這個清淨 心。但是,當我們向佛菩薩供奉---有花供養,或果供養,或者禮拜佛,這個時候我們的思想有變化。有什麼變化?就是能發出來清淨心!你若買了花,把它整理 地清清淨淨,整整齊齊,很莊嚴,很有次第地插在瓶裏供佛,這時候你心裏也很誠懇地拜佛,清淨心就發出來了!
清淨心如果能發得長一點比較好。譬如我們拜佛一百零八拜,拜觀世音菩薩一百零八拜,或者念觀世音菩薩十萬聲,念大悲咒十萬遍,這表示你發出清淨心,誠懇心 的時間長一點。這裏面有什麼事情呢?你這清淨心一出現的時候,對於那個令你受諸苦惱的罪業,就有點障礙了,二者是不相順的。在這個時候,佛菩薩的神通道 力,能從這個地方把罪業回轉一下,你受諸苦惱的果報就皆得解脫了。
如果,我們的清淨心,誠懇心發不出來,佛菩薩無可奈何!
我另外說一句話:佛菩薩不等你念佛,拜佛,也不等你買花,買水果,也不需要你念大悲咒,就有慈悲心願意來救護你,但是不能救護!
非要你由禮拜,供養佛,或者是念經,念咒,或是念佛菩薩名號,你的清淨心發出來了,這時候佛菩薩的大悲心與神通力才有用武之地,才能回轉你的業力,使你“受諸苦惱,皆得解脫”。如果,我們的心不清淨,拜佛是心也散亂,念觀世音菩薩心也散亂,佛菩薩是很難救護我們的。
所以,這個地方說:“一心稱名,皆得解脫!”我們是可以向佛菩薩有所求的,但是我們本身應該要“一心稱名”,要做到這一點才可以,心散亂就不行!
在這裏的經文中,沒有分別是定業或不定業,但是,從中國佛教念觀世音菩薩求救護的事實上看,有的人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時間不久就得解脫,向菩薩有所求的事 情就滿願了;而有的人需要念很久才可以,時間的長短有差別。所以,前面解釋”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名號”的時候說過,平常要多訓練念觀世音菩薩,受諸 苦惱的時候才能念觀世音菩薩。因為,平常有這個訓練,當你受諸苦惱的時候,念觀世音菩薩就容易一點。如果平常完全不訓練,等到有苦惱的時候才念觀世音菩 薩,是很困難的!
應該在家裏供觀世音菩薩的像,無論是紙繪,木雕,泥塑都可以,並以香,花,蔬果等,供養觀世音菩薩,向觀世音菩薩磕頭,禮拜觀世音菩薩。禮拜時,應該先沐浴,穿上清淨的衣服 。
禮拜的時候,應該要明明白白地觀想:“我弟子某某,一心頂禮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然後恭敬地頂禮。同時心裏要想:“觀世音菩薩真實的在這裏!”如果你認為在這裏的只是觀世音菩薩的像,那還差一點。
拜下去以後,你心裏面稱念名號: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念一句,或者念二句,三句,然後站起來。
然後,你可以向觀世音菩薩有所求,想求什麼就說什麼。或者是什麼也不說,拜下去的時候只是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念三句,五句,然後站起來,再磕頭。不論說與 不說,心裏面要明明白白的:我弟子某某,一心頂禮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然後再拜下去。如果你只是面對一尊雕像,禮拜的時候,拜什麼?這是什麼像?自己迷迷 糊糊地,拜下去以後,心裏面什麼也沒想就站起來了,這可能也有恭敬的意思,但是我們相信了佛法以後,作功德時,心裏要明明白白的。
在前面講定業,不定業的時候,曾經說過:我們造罪的時候,心裏明明白白,很歡喜地把這件惡事做完了,一點也不後悔,這種罪過就叫做”定業”做功德也是一樣 要明明白白的---我們現在向誰磕頭?向觀世音菩薩磕頭,拜下去也是要明明白白的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或者,你有所求,也明明白白地向觀世音菩薩說。
如果完全不這樣想,只是身體拜下去有起來,那就不太好。尤其是當你有所求于觀世音菩薩,想求男,求女,更應該很誠懇,很明白的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供養 的時候,也要盡心。譬如供養花,你很歡喜的把花買來,把它修飾一番,弄得很有次第,很莊嚴的供養觀世音菩薩。或者供果,必須先洗乾淨,用盤子把水果擺好, 恭恭敬敬地供養。然後可以上一炷香,但不需要燒太多的香。另外,還應該常常地清潔供養觀世音菩薩的桌台。有的人向觀世音菩薩有所求,但是供桌弄得很髒,屋 子也不打理,那怎麼可以呢?所以,你若向觀世音菩薩有所求,求了很久都不靈,要反省一下。

2014年2月26日 星期三

中國佛教人物---妙境法師

釋玅境(1930年1月-2003年4月17日),俗姓王,法號妙智,號仁奇,又號玅境,信徒尊稱為玅境法師玅境老和尚玅境長老,生於黑龍江省龍江縣人,漢傳佛教比丘。一本樸直風格,解行並重,實事求是,為弘揚大乘佛法並重視止觀修行之法師
法師十八歲出家,少年時即發宏願:「願精通三世佛法,對千部論師說之無愧!」。沉潛修習五十餘年,其後講經弘法無數,以無礙辯,引經據典,廣宏如來正法,暢演大乘妙義,聞法者皆如沐春風、法喜充滿。法師深切感慨中國大乘佛法衰微,於1996年創辦美國法雲寺佛學院,提倡修四念處以趣求聖道,弘揚大乘佛法與大乘止觀。其弘法內容已漸漸被整理為筆錄與數位錄音檔製作為法寶出版,其中已整理發行的有《妙法蓮華經》、《瑜伽師地論》、《摩訶般若波羅密經》、《金剛經》、《維摩詰所說經》、《菩薩戒本經》等。

生平

玅境長老為東北黑龍江省龍江縣人。生於一九三○年正月,於西元二○○三年四月十七日示寂。世壽七秩晉五,僧臘五十七載,戒臘五十六。先後主持香港東林念佛堂、美國法王寺及美國法雲寺。

入道因緣

法師俗姓王,家人虔信佛教,好善佈施;其二叔亦出家,法號覺道,故接觸佛教之因緣甚早。法師於八歲至十六歲於私塾研習《四書》、《古文觀止》等漢文課程,奠定堅實之中國古文基礎,建立後來研讀漢文佛典的優勢。十六歲後轉讀正規中學,接受英數理化、世界史地等現代課程的熏習。

1946~1956 佛學院參學時期

十八歲,在二叔引導下,就讀吉林市觀音古剎佛學院。是年十二月初八,依止惺如老法師薙髮出家,法名妙智,號仁奇。一九四七年農曆三月,赴長春般若寺戒會,依倓虛老法師具足戒。其後,戰亂動盪中,佛學院停辦。一九四八年正月,師展轉赴青島湛山寺佛學院依止倓老學習,心中充滿希望與歡喜,乃發願云:「願精通三世佛法,對千部論師說之無愧!」是時,同學中有人亦名妙智,倓老乃為師更名,以《法華》十妙中第一之「境玅」,取其義而反其字序,師從此即以「玅境」為名。
一九四九年時局再變,與同學數人南下至香港新界荃灣之華南學佛院就讀研究班,研習《法華文句記》、《摩訶止觀》等,並在倓老指示下,抄錄蕅益大師《法華會義》科,即今流通甚廣之《法華經冠科》。
師於此啟蒙階段以學習天台教義為主,又在倓老法師帶領下,開始有靜坐之體驗。

1956~1985 沉潛自修時期

一九五三年起,師住東林念佛堂,讀蕅益大師楞伽疏》、永明大師宗鏡錄》等,既感坐禪功德殊勝,又深生欣願於聖道,乃於一九五六年往大嶼山獨住用功,日誦《摩訶般若》,習《中觀論》、《大智度論》,深入中觀,抉擇真常,旁涉唯識,於大乘三系頗有融會。
是年,受邀宣說《法華經》,為對外講經之始。此後十數年間,曾應邀講述《法華文句記》、《楞嚴經》、《圓覺經》、《普門品》、《淨土十疑論》、《維摩詰所說經》、《觀無量壽佛經》、《大乘起信論》、《彌陀要解》、《攝大乘論》等,於所結法緣甚廣。
一九六九年任東林念佛堂住持。七三年為成立東林美國分院,飛往美國加州,於奧克蘭成立法王寺。此時開始深入研習《瑜伽》、《攝大乘》等唯識經論,並背誦《維摩詰經》。其間,師雖深居簡出,用於靜坐及閱讀,但仍應請宣講《攝大乘論》、《菩提道次第略論.奢摩他章》、《佛陀的啟示》等,並赴加拿大宣講《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至香港講《舍利弗般若》、《菩提道菩薩戒論》等經論。
一九七七年,搬至那帕。二年內,每日以背誦一部《法華經》、拜法華懺靜坐為定課。時聞異香,得吉夢。經此用功之後,智慧更為深入,睡眠亦得減少。
此一時期,師韜光沉潛、養深積厚,在佛法中涵泳二十餘年。深入天台中觀唯識,廣及大小乘教義,又不間斷止觀靜坐,如是依聞、思、修次第學習,思想逐漸圓熟,確立中觀空義、抉擇如來藏理、肯定唯識中道,堅信「大乘決定是佛說」,於漢傳大乘佛法之信解彌深彌篤,並建立以「大乘四念住」為中心之修學理念與次第。

1985~1994 前期弘化

八五年起,師逐漸走入人群,除主辦禪七、佛七及大悲懺法會外,即以說法接引眾生為主。八六年受大覺蓮社之邀,先講授一部《金剛經》,後續講《維摩詰所說經》,抉擇深要、辯才精湛,聞此法者無不得大利益,法喜充滿。
九○年二月,於鄰近舊金山丹維爾近郊成立法雲寺。此後又往來於溫哥華、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臺灣、紐西蘭等地講經弘法,不辭勞倦。
九三年夏安居,應台灣埔里正覺精舍之請,開講《妙法蓮華經》,三月未竟,後於九四年夏續講圓滿。時會中盛況空前,座無虛席。師自述:「講完此經後,覺得靜坐的境界和以前不一樣了。」肯定讀誦、思惟、正憶念及講經說法,能資助止觀行持。

1995~2003 後期辦學

為長期栽培領眾修行及講經說法之僧才,師於九五年起,籌備成立佛學院,並於十月中舉辦禪四十九,得法喜者眾,其中多人因而留下修學,即為學院開辦後第一屆主要學員。
九六年三月三日,法雲寺佛學院-美國第一所以漢傳佛教為中心之佛學院正式開學。師此後全心致力於僧教育,提倡修四念處以趣求聖道,主張全面弘揚大乘佛法,著重專精深入學習經論,強調由此建立佛法正知正見,並以此為修習止觀、調伏煩惱之根本依據。
師安排學院課程,初擇《般若》、《俱舍》、《瑜伽師地論》之要文習「四念住」,為學生日常熏習止觀之基礎;次講《攝大乘論》竟;後則開講《瑜伽師地論》,至二○○二年止,六年間演五十卷訖。二○○一年學院假期間,受邀至加州講授《入中論頌》未竟,返院後續講圓滿。
學院課程精而不雜,每學期但習一部經論,平日早晚靜坐,晚課則念佛、讚佛,迴向極樂。其立意者,期望學眾深體聖教為止觀行持之依止,必要專精思惟、 反覆熟習,掌握道次第,開發聞思修三慧,方能深入第一義諦,發生伏斷煩惱之力量。師常教誨學生,此生此土應努力學習佛法,精勤坐禪修四念住,上期無生法 忍,次希禪定三昧,若無生法忍未獲成就,亦因日修止觀習四念住故,能令心不顛倒、臨終正念,彌陀聖眾來迎,得生西方依止諸佛菩薩修證聖道!
師具不忍聖教衰之悲心,常感慨少有人弘揚大乘止觀,願求聖道者希,正法不彰,念念唯望更多人學習佛法。是以無論資歷年齡,凡有願向學者,皆可隨時就學,因是求學者眾,舊院址漸形侷促。為此,師乃奔走尋求能資益禪修之環境。二○○○年八月底,捨加州之利養豐厚、繁華便利,遷學院於偏遠高寒的新墨西哥州山區,並改佛學院名禪學院。此後至二○○二年間,曾舉辦三十五日禪,並試行九月習教,三月坐禪之課程。其間,為利於禪眾之修觀行,師為講《維摩詰所說經》、《瑜伽師地論‧真實義品》、《雜阿含經‧尊者難陀為五百比丘尼說法》等。
○二至○三年間,鑑於請問學習《般若經》者日眾,指示弟子們依嘉祥吉藏大師之《大品經義疏》及師之手抄研究本,著手匯整編纂《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冠科》。又集弘法、講學、開示及問答,成《好自端嚴》、《入決定勝》等書行世。
師之自行、弘化與講學,肯定中觀與唯識皆是能得聖道之殊勝法門,而晚年於唯識、中觀義略有會通,嘗謂唯識之遍計所執空,與中觀之畢竟空義無有差別。而唯識學派中,《瑜伽師地論》詮釋三乘聖道次第及修行道理圓滿精詳,為有心於聖道者之所必學!

示寂

師於六十八歲開始辦學,年歲日增而事務漸繁,舉凡學院之教學、院務、經濟皆須躬親其事,而學生、信眾凡有所求,無不慈悲隨順滿其所願。春秋二季學院放香之際,師猶應台、港、美加各地之邀而巡迴說法、主持禪會。蘊身危脆,世豈有常!師之腿疾,心臟、血壓等身疾漸見顯著。
○二年八月,師為幫助學眾深入《瑜伽師地論‧決擇分》以下之文義,重新開講《攝大乘論》, 期間便因身體不適偶有停課。師體念無常,九月,指示南院成立董事會,使南(女眾部)、北(男眾部)二院院務、財務各自運作治理,期學眾繼續如法住持道場, 習教修禪。○三年三月五日,師血壓高昇不降,對眾宣布停講《攝論》,止於「所知相章」。十七日,師之血壓未降而仍堅持飛往台灣。勸留聲中,師曰:「我玅境 做事是有分寸的。」四月初,於台中法印學苑示眾時,自云:「我這一生沒有空過光陰,這是我最感到安慰的!」四月十七日,於造訪苗栗法雲寺後,師澡浴清淨而遷化,示膿血身之可棄,唯是無常、苦、空、無我,以身作最後之教示!七日後荼毘,得各色舍利不可數,牙及牙床不壞。
往者長往,然其慧燈不滅而道範存。師畢生孜孜於尋求三藏真義,重般若而弘止觀,戒行清淨,悲智兼濟,以此自行,以此化他,所說即是所行,實事求是,不務浮誇,謙謹內歛,是以不放逸行而獲致佛法之功德也!
出生 1930年正月
 中華民國黑龍江省龍江縣
逝世 2003年4月17日 (73歲)
 中華民國臺灣省苗栗縣大湖鄉

中國佛教人物-妙峰法師

中國佛教人物-妙峰法師

妙峰法師(1928~  )廣東湛江人。十一歲出家,先後親近虛雲、海仁等大德。民國三十八年(1949)抵臺灣,復親近慈航、印順等大德,並執教於新竹福嚴佛學院。五十一年赴美國紐約弘法。曾任紐約中華佛教會住持。擅長散文寫作,弘法文字散見於各佛教刊物。

受戒學法

早在一九六二年的初春,有一個中國青年比丘,像玄奘大師西行求法似的,自臺灣隻身踏上征途,遠赴北美洲新大陸。他不是去求法,而是去弘法,他是第一位到新大陸弘法的中國比丘,把佛法輸到新大陸的人,他就是在美國弘法三十餘年,現在是紐約中華佛教會會長,住持法王寺、慈航精舍等道場的妙峰法師。

上林寺
妙峰法師,俗家姓陳,廣東省湛江縣人,一九二七年農曆十一月十七日出生。他母親是一名虔誠的佛教信徒,妙峰法師自幼就隨著他母親上廟禮佛,參加打佛七,使他對出家生活深有好感,到廟中就不願回家。八歲的時候,家人隨他的要求,由他寄居在寺廟中,那座寺廟就在他家鄉附近,名為上林寺。十一歲的時候,依上林寺的宗和上人為師,剃度出家。那時是抗戰期間,香港的海仁法師在湛江避難,以此機緣,妙峰親近海仁法師,前後三年有餘。一九四二年,妙峰法師年十五歲,奉師命到南華寺受戒,因年齡不夠,曾經跪齋堂懺悔,而後才參加受戒行動。

妙峰法師受戒後,就留在南華寺,一度隨侍在虛雲老和尚身邊。後來老和尚應林子超主席之請,到重慶建息災法會,妙峰乃到廣州六榕寺掛單。抗戰勝利後,他想到上海親近太虛大師,乃於一九四六年,隨巨贊法師到了上海,在靜安寺掛單。這時太虛大師尚在重慶,妙峰乃在巨贊法師的安排下,到杭州武林佛學院入學就讀。在校曾聽演培法師講《俱舍頌》,使他頗有受益。年餘之後,他轉學到上海,入靜安佛學院插班入學。

這時的靜安佛學院,白聖法師任 院長,育枚法師任教務主任,講師之中有南亭、道源、仁俊、妙然諸法師及林子青居士。在五十多位同學中,如了中、聖嚴、幻生、唯慈、自立、能果等,後來都是 佛教中堅人物。一九四九年春天,大陸內戰日益激烈,京滬地區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上海佛教界長老如智光、南亭等都到了臺灣,連院長白聖也走了,佛學院學生 人心惶惶,各謀出路。有一位鄭伯樵居士,資助妙峰法師一張船票,他於上海徹退前一個多月,乘輪船到了臺灣。

赴台立身 

妙峰法師由上海到臺灣的因緣,是出之於香港優曇法師的鼓勵。在他決定赴臺灣之前,他曾寫信給最關心他的兩位師長——在香港的海仁法師和優曇法師。海仁老法師主張他去香港,並且給他匯來旅費。而優曇法師則主張他去臺灣,優師在回信上說,他的師祖慈航法師在臺灣辦佛學院,希望妙峰到臺灣從慈航老人受學。所以妙峰法師于基隆港下船後,直奔中壢圓光寺,在臺灣佛學院見到了慈航老人。

在妙峰法師想像中,慈老大概是一位嚴肅、方正的老法師,意外的,他所見到的是一位慈靄、熱情、魁梧的身體,莊重而又活潑的舉止,處處洋溢著青年的活力;飽滿的面譜上露出慈祥的笑容。(見妙師《哭老人》一文)妙峰法師一生親近過許多高僧大德,包括海仁、虛雲等諸老在內。但最使他感恩懷德的,就是慈 航老人。他曾撰有《哭老人》一文,情意深摯,感人至深。此文收入《慈風文集》中。

臺灣佛學院是 圓光寺所辦,聘慈航法師主持。學生四十多人,女眾多而男眾少。一九四九年春節以後,有幾名大陸學僧來台依止慈老,慈老即收在班上。妙峰法師入院後,陸續又 來了幾個,慈老也收容下來。這時圓光寺感到緊張,對慈老說:寺中經費有限,不能再收容大陸來台的學僧了。慈老在佛學院,一人唱獨角戲,一天要上五、六節 課,沒有支過薪水,還自掏腰包為學生買教科書。當初招生時招不到男眾,如今有男眾入學,圓光寺又說不許再收。慈老很氣惱,但也不得不另行設法。就在妙峰法 師入院兩個月後,台中的圓明法師到了圓光寺,慈老把教務工作交給圓明法師代理,他自己到外面去為學生另找出路。過了不久,妙峰法師接到慈老要人轉給他一封 十分詼諧的信。接到慈老的信,妙峰法師到了基隆靈泉寺。慈老在那裏又收了不少大陸學僧,以靈泉寺為第二基地,開始上起課來。

一九四九年六月,慈老帶著靈泉寺的學生,回到中壢圓光寺,舉行臺灣佛學院的畢業典禮。臺灣佛學院創辦之初,說明學生入學三年畢業,分為兩階段,前六個月是試辦,然後再升入正式班。此時的畢業典禮, 是試辦六個月的畢業典禮。但典禮舉行之前,圓光寺已經說明不願續辦下去,典禮後學院即告結束。慈老要求寺方收容大陸學僧,寺方以經濟困難不允,最後答應收 留十個人,其餘的要慈老自行設法。於是在典禮之後,慈老帶著另外的十余名同學離開圓光寺,望門投止,暫在新竹青草湖靈隱寺落腳。接著發生教難事件,有人告密說大陸來台的出家人中有匪諜,以致全體師生一度被治安單位拘捕,後被保釋,出家人仍然是到處躲躲藏藏,妙峰法師曾陪著慈老在樹林中、靈骨塔中過夜,直到翌年慈老在汐止建彌勒內院,收容大陸學僧講學,師生的生活才安定下來。

出國弘法

一九五四年五月六日,慈航老法師示寂,妙峰法師到新竹福嚴精舍,依印順導師受學。同住福嚴精舍的,有香港來的演培、續明、仁俊諸師。後來印順導師成立新竹女眾佛學院,妙峰法師在女眾院授課。一九六年,印老在臺北創建的慧日講堂落成,妙峰、印海、常覺諸師隨著印老到臺北。印老打算在臺北開辦女眾佛學院高級部,預定以印海任總務,妙峰任教務。那時,妙峰法師正在籌畫開辦高級部的課程。他最大的希望,是希望講堂中能有一部汽車,以便接送授課的教師。

一九六年夏天開始,印老在講堂開講《法華經》。九月間某一天,李子寬居士帶著一位由美國回台的孫幕迦教授,到講堂拜訪印順導師。陪同他們前去的,還有內政部的專門委員陳寬先生。他們前去的目的,是孫慕迦教授代表美國西部的三藩市, 回臺灣請一位佛教法師到三藩市弘揚佛法,因當地有許多佛教信徒,唯獨沒有弘法的法師。三位客人中,孫教授是懇切禮請,李居士是從旁附和,而那位陳專門委員 也從旁幫腔,請印老以佛法為重,派遣一名弟子,到國外宏法,並從事國民外交,支持政府。派遣這名弟子,要具備三個條件,一要通達佛法,能寫能講;二要年 輕,人才出眾;三要能講廣東話,因為當地華僑以廣東人居多。說來說去,這出國弘法的大帽子,竟然套在妙峰的頭上。

消息來得太突然了,妙峰在毫無心理準備下一時不能接受。尤其是他想到遠赴國外,人地生疏,自己的英文不太靈光,他當面堅辭,自稱能力不足以勝任。印 老見推脫不掉,就代妙峰點了頭。妙峰想既然印老答應人家了,只有勉力以赴,完成任務吧!於是他除了預備遠行的行裝外,還臨時抱佛腳,惡補英文。這 樣到了農曆年過後,一九六二年的三月一日,踏上征途遠行,由日本東京轉機,首站抵達夏威夷。在檀香山接授知定、祖印、泉慧等諸位法師接待和照應。一周之後,妙峰法師二度首途,登機抵達三藩市。他是第一位到新大陸弘揚佛法的中國比丘。

美國講法

機場迎接妙峰法師的,有三藩市正信佛道會伍佩琳老 居士,佛禪會禮教堂的馮敦甫、馮善甫兄弟。妙峰法師在他們的安置下,居留在三藩市的美洲佛教會,而在佛禪會、正信佛道會、美洲佛教會等處講經弘 法,幾個月過後,華人社會間的信徒對他好評如潮,信徒激增。妙峰法師也在當地組織了護法會,積極推展護法活動,同時開辦了夏令營,設置國學補習班,三藩市 的佛教一時之間活躍了起來。

一九六三年二月八日(中國的農曆春節),紐約美東佛教總會的 佛堂舉行開光典禮,事先美東佛教總會創辦人應金玉堂居士,禮請妙峰法師到紐約主持典禮。妙峰法師到紐約主持典禮後,信徒們挽留他在佛堂講經,他以中語講, 由司徒漢教授及呂雒九居士譯為英文,聽眾日多,法緣殊勝。到了四月中,三藩市美洲佛教會來信促請他回去,而紐約的殷金秀芳居士(應金玉堂居士的胞姐)帶著 一批信眾去向他頂禮挽留,希望他過了農曆六月十九觀音聖誕再走。妙峰法師考慮紐約是世界第一大都市,尚沒有中國法師弘法。他應該留在紐約,為中國大乘佛教開創一片新天地。於是他寫信辭去三藩市美洲佛教會的住持,繼續留在紐約。
法王寺
一九六三年下半年,妙峰法師在紐約華埠創辦中華佛教會·法王寺,同年十一月一日,法王寺舉 行開光典禮,由此開始他在美東三十餘年的弘法事業。那時他是美東唯一的中國法師,八月,臺北樹林鎮海明寺住持悟明法師到了紐約,在美東佛教會弘法,美東才 有了兩位法師。十一月二十二日,美國總統甘乃迪在德州達拉斯被刺殞命,十二月十五日,紐約華僑界為甘乃迪舉行追悼大會,妙峰法師與悟明法師在大會上誦經超薦,事後曾獲甘乃迪夫人賈桂琳的專函道謝。在那幾年中,妙峰法師的弘法活動,經常在各大新聞媒體上披露,對佛教的弘揚發生很大的影響。

妙峰法師在紐約聲譽日隆,法緣日盛。一九七七年,妙峰法師在紐約上州的海德公園附近,購得九十五英畝的土地,開闢為金佛山法王寺。翌年初步工程完成,八月二十七日舉行落成典禮及觀音聖像開光,由仁俊老法師舉行開光及說法,浩霖法師任維那主持法事,並由敏智、樂渡、聖嚴、幻生、法雲、日常、果忍、佛性等十二位高僧共同領導誦經祝福,數十部遊覽車自紐約載運來賓參加盛典。美國佛教會會長敏智老和尚、新加坡般若講堂住持演培法師,及世界宗教研究院院長沈家楨博士等,都在大會上致辭,讚歎妙峰法師對美東佛教的貢獻與成就。金佛山法王寺的建寺工程,仍在繼續進行,計畫將建築大雄寶殿、佛塔、講堂、禪院、宿舍,以期作為新大陸的一處佛學及禪修中心。

一九九年前後,妙峰法師又在華人集中地的法拉盛Flushing),創設頗具規模的慈航精舍,發行《慈航月刊》。顧名思義,這是為紀念慈航老人而命名的。同時他將精舍二樓開闢為印順導師圖書館,這自是為報印公導師法乳 而設立的。精舍位置適中,交通便利,經常舉辦各種弘法活動。一九九三年八月,慈航精舍舉行了中華佛教會成立三十周年紀念會。

本文引用自"互動百科/中國佛教人物 -妙峰法師"

2014年2月24日 星期一

念佛與拜佛之情形(煮雲法師佛七開示)

  今天上午念半天佛號,我看有的很虔誠,有的未必然。大家雖然發心來此念佛,看樣子有的習慣小聲念佛,大多數是你大聲念、我就小聲念,你小聲、我就不開聲。念佛應大聲念,切勿以怕傷害身體、保護喉嚨而不肯開腔。叢林有一句話云:「色身交與常住,性命託於龍天。」

  念佛應與法器配合,念快,法器亦應快;法器打快,即應念快。法器打得順,念佛就會生歡喜心。法器猶如古時的戰鼓,可激勵士氣,使作戰的人拚命打,不顧生命,均以戰鼓的聲音,來鼓勵他們的精神。法器亦然,越念越快,越起勁,更易獲得感應。

  大家少打佛七,故不知此地的佛七和平常的念佛不同。大家念佛時要與法器合作,有時向法器進攻,有時打法器的向大家發動攻勢,打法器者打得快,大家就自然念得快;念得身心歡喜時,龍天亦歡喜,越念越有興趣念,念得感覺時間過得太快,那時身心都感舒服,真是有欲罷不能之感。

  再來繼續講拜佛的情形:
  拜佛時要發大道心,不為自己拜,要為一切眾生拜。拜佛要觀想前面站有十方諸佛,後面為三途一切眾生,左邊站有冤親眷屬,右邊是歷劫及現在師長及父母;如此觀時,一拜佛則替這麼多人拜,功德更大。

法華經持驗記

晉釋曇翼。餘杭人。初沙門法志。常誦法華。有雉翔集座隅。如聽經狀。七年雉殞。志葬之。夜夢一童子拜曰。因聽經得脫羽類。今生山前王氏家矣。王氏一日設 齋。志乃踵門。兒曰。我和尚來也。志撫之曰。此我雉兒也。解衣視腋下。果有雉毛三莖。因名以翼。七歲出家。十六薙髮。初入廬山依遠公。繼往關中師羅什。 義?十三年。東還會稽。入秦望山。結茆庵。稱法華精舍。專誦法華。越十二年。有女子披綵服。攜籠盛一白豕。大蒜兩莖。至師前曰。妾入山采薇。日夕矣。豺狼 縱橫。歸無生理。敢託一宿。師卻之甚力。女哀鳴不已。遂令居草床上。夜半號呼腹疼。求師按摩。師以布裹錫杖。遙為按之。翌日。女以綵服化祥雲。豕變白象。 蒜化雙蓮。凌空而上。謂師曰。我普賢菩薩也。以汝不久當歸我眾。特來相試。觀汝心真。如水中月。不可染污也。旣而為雨華。地皆震動。太守孟顗。方晨起視 事。忽見南方祥雲。光射庭際。知普賢示化。遂以聞於朝。敕建法華寺。即今天衣寺也。師旣化。漆其身留山中。

2014年2月16日 星期日

度苦,除了用愛心,什麼辦法也沒用!

度苦,除了用愛心,什麼辦法也沒用!
正月初九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派發健康素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