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0日 星期二

血債莫借

  震旦有一部專講懺悔業障的妙文,名曰「慈悲水懺」,見者聞者,莫不非常讚美,所以到處風行。此懺文三卷,出世至今,己逾千年。此一項稀有妙文,係唐懿宗時高僧悟達禪師所手箸。悟達禪師名知玄,字後覺,俗姓陳,四川峨眉山坿近洪雅縣人,世代書香。母魏氏,夢月入懷受孕,生而聰慧。未學語時,見佛形像,便能歡欣跳躍,以示夙根。年五歲,已能出口成詩歌。祖令詠花,行不數步即得句,詩云:「花開滿樹紅,花落萬枝空,惟餘一朶在,明日定隨風。」祖吟詩歎曰:「此非名塲利藪中人物,不久將入空門,而為名震一時的高僧。」知玄年七歲,聞法泰法師在鄰近寧夷寺講涅槃經,法音入耳,便識前因。當夜夢寺中佛像,伸金色臂摩其頂,稟白祖父,求為沙彌,年十一遂其削髮之愿。
  其剃度師知為法器,能作如來使,渡化無量有緣。便為之講涅槃經全部四十二卷,連義疏及圓旨,一百二十五萬言。經中奧義,囊括無遺。已憭憭吸入此小沙彌靈慧心機中。
  年十三,丞相杜元穎出鎮西蜀,聞玄大名,邀往大慈寺普賢閣之下方大講堂中,對眾說大法,妙合群機。緇素聽講者,日計萬人。眾皆注聽,駭歎無已。自此以後,蜀人不敢以小沙彌輕待,直呼其名,相率以陳菩薩呼之。
  有某師在三昧大定中通宿命,知彼陳菩薩前生名知鉉,係一代高僧,在漢州三學山講十地經。出神入化,感其頑石穢土,一時化為琉璃淨域。
  後於京中講道,聽眾日盛,幾無插足之地。文宗聞之,宣入內廷,殷勤顧問。玄師後就安國信法師學唯識論,並研習外典經籍。諸子百家言,無不通暢。惟恨鄉音為阻,未能使一切未曾問學之輩,等受法益。遂於象耳山虔潔修法,誦大悲觀世音菩薩千手千眼陀羅尼,捷得感應。夢神僧為之截舌易新。明日俄變秦語,土音全除(秦語即西北一帶最通行之語言)
  武帝受惑於道流,築高臺,遙望蓬萊山,傾誠致祀,祈大行羽化。時唐代全盛之佛教,由此番動機,遂招一大頓挫。
  時知玄為佛教中柱石,盡其知能,挽回頹運,自不待言。以故,有大集緇素黃辯論教義優劣適否之建議。於是由擁有最高權力者,決議在麟德殿會集緇黃,據理論辯,並集合達官貴人中一代名彥,設席旁聽。題為神仙可學與否,及老子學說中「理大國若烹小鮓」。道流之長於辯論者,表示已教中長處,言之津津。知玄以單獨一人為佛教代表,舌戰群英,如寶劍之新出於硎,銳不可當。兩相辯論畢,更出其英辯,糾正武帝趨向之多歧,並摧黃派誘惑之不合。言帝王宜崇正道,立教化根本。神仙之術,乃退處山林箇人獨行之事業,且必資以夙因,非王者所宜一顧。詞河下傾,辯海橫注,凡數千言,聞者股慓,恐觸怒王心,致招不測。武帝當時,雖以不能曲諒其所為為苦,但嘉其卓識宏辯,莫奈之何。但因崇道意旨,醞釀已久,未克以知玄雄辯,移轉其趨向。
  知玄識機,知此方宏化,尚待機宜,遂扁舟入湖湘。時給事楊漢公廉問桂嶺,延止開元寺,未幾宣宗繼登寶位,以楊給事冊定功高,建言有效,請朝廷復興佛教,並奏請訪玄聲跡。因是知玄復挂壞色衣回首都,住寶應寺,壽昌節講讚,深合機宜。王家頒賜紫袈裟,署為三教首座。帝以舊藩邸造法乾寺,詔知玄居寺之玉虛堂。大中三年誕節,詔諫議李貽孫,給事楊漢公,緇黃集合,宣揚各本教義理。知玄宣揚佛化中種種殊勝,大悅帝心。因詔天下廢寺基,各敕重建,大興梵剎。得知玄宏護之力非淺。
  僖宗避難西蜀,遣郭遵泰到帝書慰問,旋令肩輿迎請,帝接見談論,心意開解,歡喜無量。令諸學士撰「玄師德號」,末滿帝意。帝自揮筆賜以悟達國師名號。知玄以特殊因緣,與晚唐五代帝王相周旋,為僧伽中所罕見之勝事。
  知玄初入京都未顯時,曾遇一客比丘,身患癩疾眾多嫌惡,不與親近,乞人顧視。知玄以菩薩戒律,特地著重看護病人,予諸方便,至心供養,殷勤顧視,始終如一。日夕與之甚多方便,毫無厭倦。不知此客比丘實為佛世十六大阿羅漢之一迦諾迦尊者,特來人間,接引有緣。方便示現,化作病夫,身生頑瘡,易取人厭。在廣大人海中,作試金石,試驗真心。知玄受試,其心真實,稀有無比,已滿諾尊者西來之盛心。一日客比丘向知玄辭行曰:「余作客首都,身患頑瘡,何期得遇高人。自始迄今,慈護不懈,大恩高義,未酬萬一。謹留一言,用作記念:子乃蜀人,向後有難,可往西蜀彭州九隴山相尋。余之棲止所在,有兩古松為誌。」即合掌作別而去。
  後知玄深得帝王崇敬,優遇特厚;未幾左足膝上勿生一人面瘡,眉目口齒俱備。給以飲食物,即為納受,開口吞食,與人無異。徧召名醫,皆咋舌相對,無法施救,拱手而退。
  知玄憶念客比丘臨別切囑之言,遂乞假返蜀,至彭州入九隴山尋訪。值天色已晚,彷徨四顧,見二古松,屹立煙雲間,知所約非虛,急向前行。既至松邊,見崇樓廣殿,金碧交輝。曾患癩疾之天涯故人,如得飛電已作整備竚立門首,以候嘉賓。相見甚歡,恭延入內。知彼來賓,過中不食,進水洗塵,畧作清談,即勸早休。知玄遂以左膝所患怪瘡告之,主人答云:「公可無慮,巖下有泉,明旦洗之,患苦立除。」
  黎明一童子至客房,導引至泉所,方掬水欲洗,瘡忽作人語,大呼:「未可洗,有要言奉告!」繼而言曰:「公博達古今,曾讀西漢書袁盎殺晁錯傳否?」答言:「曩曾讀之。」瘡又作人言:「公即袁盎,余即晁錯。錯以公言,腹斬東市,事冤苦為何如!吾累次求報此宿怨,而公十世為高僧,戒律精嚴,欲報宿仇,難得其便。今受人主寵遇過奢,名利心起,清德有損,故能乘機危害於汝。今蒙迦諾迦尊者,洗我以三昧法水,資我超拔。自今以往,不復向汝尋仇矣。」知玄聞言,身毛直豎,掬水洗之,痛徹骨髓,昏厥倒地。越時再生,急視左膝,瘡已不見,亦無疤痕。乃知聖賢混跡人間,非凡情可測。欲返身瞻禮,回顧寺宇,不可復得。遂就其地造十方寺,用垂紀念。並撰慈悲三昧水懺三卷,普利人間,藉報聖恩。知玄平日篤修凈業,決志西方淨土,豫知時至,召弟子慈燈,口上遺表,囑令火化後,骨灰和麫粉合成食料,半飼水族,半饗鳥獸,以資拔濟。囑畢,面西右脅而迦,享年七十有三。超脫三界,永償血債。

法華經持驗記---釋智晞

隋釋智晞。穎川陳氏。童年出俗。至台山智者所。稟受禪訣。加修寂定。常居佛隴修禪道場。行法華三昧。時欲搆香臺。香爐峰林木秀異。師欲伐用。眾以神所據為疑。夜夢神送疏云。香爐峰檉柏樹。盡捨給經臺。遂伐之。有僧法雲。欲往峰頂禪坐。師止之曰。卿道力微弱。山神剛猛。不宜往。雲不從。甫一夕。神現形驅令還。方悟前旨。深生敬仰。師嘗阿育王寶塔。禮八萬四千拜。貞觀元年。跏趺端坐。仍執如意說法。弟子問當生何所。答云。如吾見夢。當在兜率。儼然如入禪定。空中有絃管聲。良久乃息。

供養內蒙古寶蓮寺12位僧眾功德芳名

供養內蒙古巴彥淖爾市杭錦后旗蠻會鎮寶蓮禪寺十二位僧眾棉袍功德芳名:


二件者:
劉偉誠合家、張巧英合家

一件者:
馮美英、劉倩儀、故周克時、李文耀合家、故吳沃彬、潘梅娟、何令生、李寶蓮

供養重慶佛學院119位學僧禪袍功德芳名

 三十一件者:
(陸宏輝合家、陸瀚濤合家、陸瀚鴻合家、陸瀚凌合家)

四件者:
張素美

三件者:
吳敏慧、關善月合家

二件者:
甘鎮榮合家、甘爵榮合家、甘倬維、關善峰合家、葉滿林合家、費敬國合家

一件者:
鄧照能、羅紫微、唐煜照、唐存德、羅順好、羅偉其、羅貫文、陳子虹、徐灝聰合家、古君儀合家、陳善愛、林小筠、林容發合家、林銘康合家、林穎岐、黎秀嫻、 譚偉明合家、姜耀文合家、故姜帶保、故謝小朵、林玉燕合家、吳仙女、黃蘇、麥志王京合家、黃榮肯合家、梁朝聲合家、梁慶基合家、江家穎、蕭善君、何雅雲、 李彩榮合家、袁九妹、徐錦華合家、楊慈德、謝良到、簡繆聖樸、張佛雄合家、陳志聰、吳王京瑜、吳鴻英、吳文雄、陳志達、陳志遠、林玉龍合家、林子權合家、 陳慈輝、岑麗王京、呂啟豪合家、朱錦連、故譚樹輝、譚家賢、包漢昇合家、譚國強合家、譚國洪合家、楊盆合家、鄭志平合家、潘少明合家、鍾德偉合家、黃仁川 合家、張雪英合家、李鄭翠蓉、黃慕貞、故何玉好、蔡善因合家、葉鍾妙群、故劉淑華。

供養山西省臨汾市各寺院127位僧衆過冬棉袍

供養山西省臨汾市各寺院127位僧衆過冬棉袍功德芳名:
四件者:
張素珠合家、吳敏慧、(林婉嫦、林婉英合家、林悅朗合家、故林耀輝、故蔡蓮有)
三件者:
關善月合家
二件者:
魯齊合家、邱善靜、王志輝合家、黃蘭合家、葉滿林合家、林子蘭合家。
一件者:
方敏如合家、林慧靈、黃榮安合家、葉碧珍、劉柳菁、余善誠、(吳善厚、吳宗鴻)、林李秀娟、林嘉浩合家、林嘉俊合家、林嘉怡、嚴志恆、林小筠、鄺潔珍、黎 秀嫻、康善圓、徐建合家、故姜帶保、故謝小朵、譚偉明合家、林玉燕合家、陳森、韓善利、陳樹輝、陳麗芬、陳皓怡、梁玉蘭、黃秀寶、蕭善君、林國輝、李彩榮 合家、梁善燦、麥家能、譚潤樺、故顏文、蔡善因合家、袁九妹、徐永漢合家、植晟軒、植晟晉、鍾應權、簡繆聖樸、劉鳳琳、張偉雄合家、陳志聰合家、湛志華合 家、麥蘇華合家、譚志祥合家、吳王京瑜、吳鴻英、吳文雄、陳志達、陳建輝、何玉、劉橋燦、陳麗珠、劉智聰、劉智銘、劉倩盈、謝煥新、陳美儀、謝浚揚、謝浚 昇、謝燕婷、植嘉敏、植嘉豪、植嘉懿、植嘉賢、鄭麗斯、植致僑、蔡肇淇、陳麗芬、陳梓健、陳嘉文、蔡志謙、蔡樟珊、蔡蔚珊、蔡頌文、李浩銘、週明頡、黃皓 筠、梁達謙、陳志遠、林玉龍合家、林子權合家、陳慈輝、陳靜卿、陳慧文、朱錦連、譚家賢、包漢昇合家、譚國強合家、譚國洪合家、楊盆合家、鄭志平合家、潘 少明合家、鍾德偉合家、鄒善觀合家、李鄭翠蓉合家、故何星、故譚樹輝。

2017年10月8日 星期日

週六素食

素食不分宗教、種族、階級和年齡